人一生中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睡眠状态时,人体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都能得到很好的休息,从而使白天工作中消耗的体力恢复,睡眠对于人的重要性不亚于吃饭喝水。 睡眠本应是一种很好的享受,但对于难以入睡、失眠多梦的人来说却十分痛苦。 失眠,是指对睡眠时间或质量不满足,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睡不着、睡眠质量下降和睡眠时间减少,导致记忆力、注意力下降等,影响日间生活及工作。 多梦,是指睡眠不实、睡眠中梦境纷乱,醒后对梦的内容有较多记忆,感觉头昏脑胀,常与失眠相伴,导致睡眠差,并有头晕健忘等症状。 多梦是失眠的一种表现,它代表大脑并没有得到完全的休息,依然处于工作的运行状态。 多梦≠睡眠质量差 失眠多梦会导致睡眠质量差,但多梦不能直接与睡眠质量差等同。 由于个人体质差异,一般来讲只要不影响人体正常活动,多梦并不能说明睡眠质量不好,不需要去额外关注。 如果长期或某个时期突然持续多梦甚至做噩梦,造成身体不适(白天精神萎靡、头晕等症状),就要引起重视,严重时及时就医。 失眠多梦的原因是什么? 导致多梦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心理压力过大,生活不规律、营养失调、身体疾病等。 首先,失眠多梦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关,例如焦虑、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心情不愉快都是引起失眠多梦的重要原因。 其次,可能是由于生活习惯不规律,经常晚睡晚起,甚至有熬夜的坏习惯。 再次,身体疾病也会导致多梦,例如心脏病、肾病、哮喘、消化道疾病,以及骨关节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都可以导致失眠多梦。更年期的到来,也会引起女性患者失眠多梦。 另外,缺乏运动也可能是造成失眠多梦的原因。 改善失眠多梦,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控制极端情绪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会引发情绪的极端变化,进而影响睡眠,长期如此会造成生物钟紊乱,可能会导致轻微神经衰弱、多梦甚至失眠。 可以通过加强社交活动、学习情绪控制等来调节,如有必要可以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医生。 心理调节 正确认识失眠,减少对失眠的焦虑恐惧情绪。心理上对睡眠有着切合实际的期待:即使今晚睡不着,也没关系,明天白天补个觉,或明天晚上睡好就行了。心理焦虑引起的现象消除后,才能将睡眠调节好。 要认识到睡眠不受意志的控制,我们能做到的是尽量满足入睡的条件,而不是强迫自己入睡。 适当运动 ...
德国伟大思想家、哲学家、作家、诗人叔本华曾说:健康的乞丐比病笃的国王更幸福。 将人生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健康就是根,根深才会枝繁叶茂,当你失去了健康的身体,一切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空。 将人生比作财富数字,那么,健康就是前面的那个1,没有这个1,后面再多0也没有意义。 健康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但不注重身体健康的人大有人在: 一边暴饮暴食,一边节食减肥 吃着垃圾食品,喝着冰镇冷饮 左手一盆海鲜,右手一扎啤酒 上班久坐不动,下班回家葛优躺 熬着最长的夜,敷着最贵的面膜 …… 这些让你一时爽的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危害极大。无法重来的人生,应保护好你的健康。 各项数据都显示,很多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日趋年轻化,这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自觉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并长期坚持,有助于身体健康。 1、健康与饮食习惯息息相关 有研究发现,青少年时期的食谱是否健康也直接影响着中老年时期的智力、认知能力等状况的好坏。 健康的身体来源于合理均衡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我们要按照正常机体所需的营养结构和含量合理安排和搭配日常膳食餐饮,做到营养均衡,不挑食、不偏食;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细嚼慢咽、规律进食;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 均衡营养、饮食清淡对大脑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尤其是能够严格遵循健康饮食习惯的人,在中年时期思维能力会比没能坚持健康饮食习惯的人高。 2、规律的作息时间 早睡早起身体好,这句话绝不是空穴来风,人体就是一个充电和放电的过程,白天努力学习和工作是放电,晚上安心睡觉是充电,早睡早起占人体健康的70%。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钟”,养成良好的作息生物钟,每天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高质量的睡眠是保证机体正常运转的前提。如果不爱惜身体,晚上不按时睡觉补充能量,通俗地说就是入不敷出、透支身体,这样身体很容易就会垮掉。 生命活动都有其内在规律性,如果人长时间改变自己的生活规律,休息时间减少、睡眠不足,就会使机体的生物钟受到干扰,人体的生理功能就会出现紊乱进而导致神...
远程缺血预适应联合体外反搏在PCI术后心绞痛病人中的应用 唐荣欣,刘新灿,刘明扬,任蕾元,马琳璐,屈建新,邢冬梅,李 明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450003) 摘要:[目的]探讨远程缺血预适应联合体外反搏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绞痛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 2018 年 3 月—2019 年 11 月我院收治的PCI 术后心绞痛病人 164 例为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82 例。对照组接受体外反搏治疗,观察组接受远程缺血预适应联合体外反搏治疗。比较两组病人心绞痛症状积分、焦虑、体外反搏治疗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心绞痛症状积分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得分均低于治疗前(均 P<0. 05);且治疗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心绞痛症状积分及 HAMA 得分低于对照组(均 P<0. 05)。 [结论]进行远程缺血预适应联合体外反搏治疗与仅进行体外反搏治疗相比,病人心绞痛症状及焦虑水平更低,且护理满意度更高。 关键词:远程缺血预适应;体外反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绞痛;疼痛;焦虑;治疗依从性;满意度;护理
远程缺血预适应心肌保护机制的临床进展 孙素娟 方哲 作者单位:133000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孙素娟);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诊疗中心(方哲) 通信作者:方哲,E-mail:NAL7150@163.com 【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组织损伤有关。远程缺血预适应通过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达到心肌保护作用。远程缺血预适应的心肌保护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大量实验研究证实存在体液假说和神经假说,并且两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本文对近几年来远程缺血预适应心肌保护机制及临床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远程缺血预适应;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机制 doi:10.3969/j.issn.1672-5301.2021.04.16 中图分类号 R5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301(2021)04-04
远端缺血预适应联合丹红注射液对急诊PCI术心肌保护的临床研究* 吴金飞① 陈小芳① 王强① 熊宁① 吴筠青① 黄永芳① 周美灵① 韦丽萍① 【摘要】 目的:探究远端缺血预适应联合丹红注射液对急诊 PCI 术心肌保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 2017 年 8 月 -2019 年 6 月在本院住院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已行急诊 PCI 术的 6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2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分为丹红组(n=20)和常规组(n=20)。 观察组在术前行远端缺血预适应及术后使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常规组参照临床路径给予相应的西药治疗,丹红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 观察患者术中心律失常发生率、再灌注后 10 min 内胸痛缓解情况,手术前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 I(cTnI)的变化,以及术后 7 d、1 个月心输出量(CO)、N 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射血分数(EF)及室壁运动指数(WNSI)。 结果:观察组术中三种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痛症状明显缓解人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术后 12 h,观察组 GSH-Px、SOD、CK-MB 与丹红组比较,CK-MB 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24 h,观察组 GSH-Px、SOD、CK-MB 与丹红组、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7 d,观察组 GSH-Px、cTnI 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红组 cTnI 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7 d,观察组 EF 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 1 个月,观察组 CO、EF 均高于常规组(P<0.05),WMSI、NT-proBNP...
缺血预适应预防和治疗老年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皇甫蓓蓓 、仝兆锋 1. 菏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山东菏泽 山东菏泽 274000 2. 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摘要】目的 :为了进一步探索缺血预适应预防和治疗老年脑梗塞的治疗效果与疗效。 方法:现选择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4 月来我单位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 60 例脑梗塞患者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 30 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增加缺血预适应治疗,对两组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与比较。 结果:经过系统、科学治疗后,两组脑梗塞患者都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其中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 9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 80%,因此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增加缺血预防适应治疗,对治愈脑塞疾病有促进作用, 因此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脑梗塞;缺血预适应治疗;治疗效果
以淤化瘀—缺血预适应与活血化瘀的碰撞 叶少剑 江汉大学医学院,湖北省武汉市 430056 摘要 :缺血预适应是一种对血液循环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良好保护作用的非药物性防治疾病方法,通过反复短暂阻断正常组织器官的动脉血流以激活机体内在保护性机制产生效应。血瘀症是中医实践中常见的证候,治则包括通过药物或技法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动脉狭窄造成的缺血性血瘀症可能产生类似缺血预适应的效果,而以静脉瘀血为主的血瘀症难以产生。 缺血预适应以造成淤血的方法达到了类似活血化瘀的效果,可以改善血管质量和血液的成分,产生有利于维持正常循环及机体整体功能的作用。合理应用人体一些能压迫肢体血管的姿势如正坐形成缺血性血瘀也会对身体产生缺血预适应保护。 关键词 缺血预适应 血瘀症 活血化瘀 自愈因子 中图分类号: R2-0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19381 / j. issn. 1001-7585. 2021. 09. 011
ATP 敏感钾通道及阻滞剂介导心肌细胞缺血预适应研究进展 包永忠,赵 明 (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 要]ATP 敏感钾通道(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KATP)在心肌细胞功能发生障碍时起到关键作用,此外在调节和维持心脏正常生理功能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文献报道,细胞内各种离子通道的开启、关闭都与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离子通道的结构和功能出现异常时,直接或间接地发生心肌细胞功能障碍,导致心肌细胞受损甚至出现心肌细胞凋亡,促使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通过对KATP 通路开放剂及阻滞剂在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中起到的作用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KATP;缺血预适应;心肌保护 [中图分类号]R331.3;R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85(2020)06-0529-05
阿托品联合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心衰的影响 秦小朵,李洋溢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心内科,河南 洛阳 471003) 摘要:目的 探究阿托品联合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 患者再灌注心衰的影响。 方法 选择本院 2018 年1 月至 2019 年 11 月收治的 AMI 患者 138 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9 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阿托品和缺血预适应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心衰、心律失常、心绞痛及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治疗前后两组心肌肌钙蛋白 (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肌酸激酶 (CK)、乳酸脱氢酶 (LDH) 水平情况。 结果 观察组的心衰、心律失常、心绞痛及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治疗前,两组 cTnI、CK-MB、CK 及 LDH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 cTnI、CK-MB、CK 及 LDH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阿托品联合缺血预适应能有效减少 AMI 患者再灌注心衰的发生,减轻其心肌细胞损伤,并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阿托品;缺血预适应;心衰;心肌损伤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278(2021)01―0053―03
随时随地不自觉低头玩手机; 意识到自己弯腰驼背,挺直背后,没一会又弯腰驼背; 在家只有一种姿势——葛优躺。 各种不良习惯,都会对颈椎有不好的影响,导致肩颈酸痛。现代社会,因为网络的频繁使用,越来越多人有颈椎病的风险,而且会经常性的肩颈酸痛。 在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小唐,每天面对电脑超10个小时,肩颈酸痛是家常便饭。在同事的推荐下,小唐体验了一下叫“脑心健”的仪器,训练结束后,小唐感觉神清气爽,借同事的脑心健用了2次,小唐决定自己购买一台,坚持使用一段时间后,小唐的肩颈酸痛逐渐得到了改善,失眠症状也得到缓解。 肩颈酸痛的原因 头部前倾:很多人工作看电脑时,会出现头部前倾的姿势,长时间这样的姿势会给颈椎造成压力,导致颈椎容易损伤,引起肩颈酸痛。头部前倾的不良姿势,还会使肩颈部和前胸肌肉失去平衡,导致肩颈酸痛,严重时还会出现胸闷,头痛等症状。 长期久坐:长时间伏案工作,保持一个姿势或不良坐姿,容易引起劳性损伤,这样也会引起肩周炎,导致肩颈酸痛。保持某一姿势时间过长,局部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没有足够的血液提供到身体的每个部位,肩颈酸痛感也会明显。 预防肩颈酸痛的方法 掌握正确的坐姿和手部使用姿势,如大腿与腰、大腿与小腿一定要保持在90度弯曲,前臂和上臂弯曲的幅度保持在70到135度,手腕和前臂最好呈一条直线,这样不会引起手腕过度弯曲紧张。 避免长时间操作电脑,每天面对电脑工作的人,最好每小时休息5到10分钟,活动一下肩颈部位和手腕。垫高电脑屏幕,使其位置视线在同一水平线,键盘和鼠标位置也应该在手部自然放下后,可以操作的地方。要注意在使用电脑时是否会有耸肩、头部前倾等不良姿势,平时应该在小憩时做做伸展,活动肩颈,或是通过收下巴、点头等姿势锻炼颈部肌肉,有效防止头部前倾。 三招自测肩颈健康 一、伸手绕过头顶摸对侧的耳朵,用左手摸右耳朵,右手摸左耳朵。如果能完成,说明肩关节向前活动没有受到限制。 二、一侧胳膊先侧平举,然后向正上方举起,如果能做到垂直举起,说明肩关节外展能力没问题。 &...
今天是谷雨, 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代表暮春已至, 夏日降临…… 人们常说春困秋乏夏打盹, 这春夏之交更是疲劳犯困时节, 困意来袭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但对于驾驶员来说, 疲劳驾驶事关生命大事! 有统计显示,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严重车祸中,有五分之一是因为司机疲劳驾驶所致。可见,司机驾驶交通工具时,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必须严肃、认真对待,切莫疲劳驾驶,因为这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华盈泰医疗脑心健学苑提醒,一旦司机在行车过程中出现疲劳征兆,就离闯祸不远了。 一般来说,驾驶员疲劳驾驶,容易出现以下失误: 驾驶员轻微疲劳时,易出现换挡不及时、不准确;驾驶员中度疲劳时,易出现操作动作呆滞,有时甚至会忘记操作等情况;驾驶员重度疲劳时,会下意识操作或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严重时会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消息,4月15日凌晨2时许,康某驾驶大货车行驶至京港澳高速郴州段时,车辆逐渐失控偏离正常轨道直至撞上护栏停在路上,占用应急车道和半个慢速车道。后方正常行驶的另一辆大货车避让不及,与之发生碰撞。康某交代,他此行独自驾车从广东出发将一车快递运往湖北武汉,事发前难抵困意来袭,打起了瞌睡,导致车辆逐渐失控酿成了该起交通事故。民警认定康某负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并对其疲劳驾驶的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和处罚。交警提醒,在高速公路行车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注意休息,发生事故时要牢记“车靠边 人撤离 即报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很多车辆已安装疲劳驾驶预警,基于驾驶员生理图像反应,由车载电脑和摄像头两大模块组成,利用驾驶员的面部特征、眼部信号、头部运动性等推断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并进行报警提示和采取相应措施。疲劳驾驶预警对驾驶员给予主动智能的安全保障,但也有人对此并不重视。 近日,有民警在高速公路巡逻时,发现一辆大货车停在应急车道,未开双闪,也未在后方摆放三角警告牌。民警上前检查,发现司机正拿着手机在驾驶室玩游戏,完全没留意后方来车情况。 司机称,开车途中车载系统发出疲劳驾驶预警,自己便在路边停车玩会儿游戏,准备停够20分钟再上路……民警对其危险行为...
“智商”“情商”大家都知道,“睡商”这个词有很多人没听过? “睡商”这一概念由美国学者提出来,主要指一个人的睡眠质量和其智力及健康状况的比例。睡商高的人大多身体健康、精神焕发、皮肤光亮、思维敏捷。 婴幼儿入睡快、睡眠质量高,周围的吵闹和各种声音都不容易影响他们,甚至尿床也不会醒来,睡商堪称满分。华盈泰医疗脑心健学苑表示,成年人心中装着事,想法也越来越多,睡商逐渐下滑…… 有调查显示,目前有40%的人睡眠严重不足,有80%的人忍受着睡眠差带来的疲劳,有50%的人忍受着睡不好觉引起的心情烦躁,但只有6%的人觉得需要对此采取行动。我国超3亿人有睡眠障碍。长期睡不好,是病,得治!华盈泰医疗脑心健预适应训练仪,纯物理方法有效缓解失眠症状。 我们经常说成人要保持8小时睡眠,近日有专家称:够不够8小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睡够四到五个睡眠周期。睡眠周期从浅入深,然后出现梦境期,然后又从浅入深、又出现梦境期,周而复始四到五个,人就醒了。 失眠的6个症状 失眠症状一:入睡困难,每次入睡超过30分钟以上; 失眠症状二:早醒; 失眠症状三:中途易醒; 失眠症状四:梦多; 失眠症状五:睡眠浅; 失眠症状六:第二天早上起来头昏脑胀,身体有各种不适症状。 以上症状都同时具备才能叫失眠。华盈泰医疗脑心健学苑表示,长期失眠有以下危害,要引起重视。 长期失眠危害一、诱发抑郁、焦虑等情绪功能障碍 欢快、悲伤等情绪与睡眠功能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失眠会引起心烦、急躁、易怒、少兴趣、缺乏自信心等情绪,而这些情绪症状又会加剧失眠,恶性循环,愈演愈烈。 长期失眠危害二、失眠与高血压形成恶性循环 临床证实,部分失眠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一方面,血压高或某些降压药影响了睡眠;另一方面,失眠又会加剧高血压病情,两者恶性循环。 长期失眠危害三、加速衰老 研究显示,皮肤衰老与睡眠状态有直接关系。临床上常可见失眠患者神情黯然、黑眼圈、脸色晦暗、面颊有色斑、皮肤松弛皱褶,而健康睡眠的人肌肤...
血液粘稠是形成血流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血液粘稠会伤害毛细血管或堵塞毛细血管,让重要器官和细胞得不到充足营养物质和氧气滋养,也会导致周边细胞死亡。 血液粘稠如果放任不管,会诱发一系列问题,轻则可能引起头痛、健忘、肩膀酸痛、腰痛、水肿、长斑、长皱纹、月经不调、痛经、脱发、失眠、体寒等问题。重则可能加快动脉血管硬化,甚至引起脑梗塞和心肌梗塞等重大疾病。一般中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血液粘稠,华盈泰医疗脑心健预适应训练仪,纯物理方法有效改善血液粘稠问题。华盈泰医疗脑心健学苑表示,血液粘稠时身体会有明显症状,需要引起重视。 血液粘稠时会有哪些症状? 1、早晨起来时头晕 大部分血液粘稠的人早晨起床后没有任何精神且感觉到头晕,早饭后大脑才慢慢清醒。晚餐后,情绪变得异常高涨,即使到了凌晨也不想睡觉,这可能说明血液粘稠度升高。 2、午餐后感觉到很困 正常情况下,吃完午餐后有困倦感,但能忍受。血液粘稠度高的人则不然,午餐后会有明显困意,若不睡觉下午昏昏沉沉干不成任何事。 3、看东西模糊 人们经常会觉得,年龄大了视力不好,看东西模糊是正常现象,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65岁或以上的老年人常出现短暂性的模糊或一过性黑蒙,可能是血液粘稠的表现。血液流通不畅时,眼睛得不到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会引起阵发性视力模糊。 4、不明原因的四肢麻木 血液粘稠度升高时会影响毛细血管,严重时可堵塞毛细血管,从而形成血栓因子,使得全身血液流通不顺畅,往往发生知觉障碍,可能出现手脚冰凉和麻木。 5、下蹲时困难 大部分肥胖的人伴有血液粘稠度高,下蹲会感觉到胸闷气短、呼吸不通畅。下蹲时流向心脏的血液有所减少,再加上血液太粘稠,血液循环差,从而导致重要器官得不到血液供应,引起胸闷气短呼吸困难。 血液粘稠怎么办? 1、多喝水:水是稀释血液最好的物质 华盈泰医疗脑心健学苑表示,喝水时采取少量多次原则,喝水尽量安排在早晨起床后、一日三餐前和睡觉前。不喝太凉的水,否则会刺激胃肠道血管收缩;不喝盐水,以免促进细胞脱水;尽量不喝纯净水,因为纯净水处于低渗状态,会让水分快速进入细胞中,不能稀释血液。20~25℃之间的白开水是最好的选择,其密度和张力接近于组织细胞和血液。 ...
隔壁的杨叔叔58岁,昨天因胃黏膜损伤、食道灼伤被送进了医院。听说杨叔叔前段时间查出有动脉粥样硬化,他相信“喝醋能软化血管”的偏方,每天喝醋,导致胃不舒服,恶心呕吐…… 随意通过偏方软化血管,可能会加重紊乱,对有些老年人来说是很危险的行为,就像杨叔叔这样被送进医院,电视新闻也曾辟谣:喝醋无法直接软化血管。下面华盈泰医疗脑心健学苑带大家深入了解动脉粥样硬化。 健康的动脉具有弹性,但随着时间推移、人体老化,动脉也会像长期使用的水管,变得斑驳老化,动脉壁会变硬,也就是动脉硬化。受累动脉的病变从内膜开始,局部有脂质积聚、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形成斑块,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除了自然老化,动脉血管内皮受损与功能改变,都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受损的常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血脂紊乱、高血糖和不良生活习惯。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问题,主要影响身体内的大中动脉,如冠状动脉、脑动脉、颈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等。 1、心脏动脉硬化 心脏动脉硬化是指心脏表面的冠状动脉发生硬化,简称冠心病。心脏冠状动脉发生硬化,可能出现胸部疼痛、胸部压迫感等症状,也可以说是心绞痛,还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梗等心血管疾病。 2、脑部动脉硬化 脑动脉硬化是指大脑动脉粥样硬化,继而引起慢性脑供血不足、记忆力减退、四肢发麻、头痛眩晕、言语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表明发生了短暂性脑缺血,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痴呆,甚至引发脑梗塞、脑出血、脑萎缩等。 3、颈动脉硬化 颈内动脉直接向脑组织供应血和氧,颈外动脉向眼、耳、鼻、口腔等五官供给血和氧。颈动脉硬化、血液流通不顺畅,往往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常感头晕目眩、记忆力差、反应迟钝、思维力明显下降等,久而久之,将造成大脑萎缩。如果有粥样斑块脱落,并随血流而阻塞动脉血管,就会造成脑梗塞。 4、肾脏动脉硬化 肾动脉是肾脏的主要血液来源血管。当肾动脉硬化且导致管腔狭窄,尤其重度狭窄。会导致肾脏萎缩影响肾功能,还可能引起顽固性高血压,因为激素分泌过多,血压会持续升高。 5、下肢动脉硬化 下肢动脉发生硬化,会出现走路时下肢疼痛的症状,也称为间歇性跛行,短暂的行走都会造成...
脑卒中即俗话说的“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变,引起脑卒中的原因分为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 不可控因素有三个:年龄、性别、种族遗传 年龄 年龄是无法抗拒的因素,美国中风协会的数据显示,55岁生日之后的每十年,患中风的风险就会翻一番。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中风发病的“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 性别 以往研究显示,我国男性更容易中风!女性具有某些先天和后天优势,男性在工作和家庭中往往承担更多压力,多数还吸烟、过量饮酒、脾气差、高血压、心脏病比女性更常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中风”呈现高发趋势! 种族遗传 有中风家族史的人,应尽早关注自己的健康,尽早评估中风风险,尽早预防!父母双方都得过中风,子女发生中风的危险最大。父母只有一方得过中风,子女发生中风的危险有所降低,但他们发生中风的危险要大于父母双方都没有发生中风的人。 全球脑卒中十大可控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吸烟、糖尿病、体力劳动、饮食、心理因素、腹型肥胖、酗酒、心脏病及载脂蛋白异常,中国是危险因素控制最差的地区之一。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可预防危险因素,如果血压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一半的脑卒中可以消除。今天华盈泰医疗脑心健学苑为大家做具体解读。 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即人们常说的“脑梗”)和出血性脑卒中(即人们常说的“脑溢血”“脑出血”)。高血压可以给动脉造成巨大损害,一旦动脉弱化或受损,便容易受阻或破裂,从而引发中风。 高血压容易诱发脑梗的原因 1、高血压长期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可导致血管壁的弹性缺失,形成小动脉瘤。动脉瘤中存在涡流,容易形成栓子,栓子掉落进入血管,造成脑梗; 2、高血压本身容易冲击血管壁,损伤血管内膜,造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大血管; 3、高血压可引起小血管闭塞,进而形成腔隙性脑梗塞。 高血压容易诱发脑溢血的原因 1、高血压导致血管弹性变差、脆性增加,脆弱的脑血管,容易破裂出血,导致脑溢血; 2、高血压促使血管内壁承受的压力变大,一旦超出血管的承受范围,就容易导致脑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 3、高血...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60万人猝死,其中43%的人在40岁以下。这些人表面上看不出毛病,但其实身体已有一定的病变基础,比如潜在血管问题、心脏问题等,就像地底下的炸弹,给它一个导火索就能引爆。这些导火索是什么呢? 一、猝死的导火索之一:熬夜 90%的猝死与熬夜有关,熬夜后身体会疲劳,同时促进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增加,会出现心慌心悸、早搏、冠状动脉痉挛等一系列症状。有研究表明,睡眠时间在6.5-7.4小时的人群,死亡率是最低的,低于4.5小时或高于9.5小时,死亡率倍增。 大量研究报告表明,睡眠时间与各种健康问题之间有显著关联,多种炎症、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等,都和睡眠不足有直接联系。熬夜刷手机的朋友们,真的不要“作死”了。 二、猝死的导火索之二:酗酒 大量喝酒能够导致心肌严重损伤,也会引起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引起心肌舒张功能的异常,甚至可能引发酒精性的心肌病,最严重的就是增加猝死的风险。最安全的饮酒剂量是0。 酒精中除了热量,几乎不含有其他的营养成分,大量喝酒的同时,人体的饮食摄入会大大减少,长期喝酒会导致人食欲下降。一次性喝太多的酒,酒精会刺激胃黏膜,增加肝脏代谢负担,出现酒精肝或肝硬化等。 寒冷的冬天,很多人觉得喝酒可以暖身,然而大量喝酒后,人体内的血压会急速升高,加上寒冷的因素血管缩小,血液流动较慢,非常容易引起脑中风而出现猝死。特别是本身已有高血压的患者,更是不能喝酒。据统计,酗酒的高血压病人中风发生率比不饮酒病人高1~3倍。如果在服用高血压药之后再喝酒,很有可能还会出现休克的症状。 三、猝死的导火索之三:情绪激动 对身体来说,情绪激动就像大坝决堤,会在短时间内对心脑等重要脏器造成冲击,怒发冲冠不只会让你胸闷,还会让你离猝死更近一步。 情绪激动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将增加,容易诱发心梗,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导致猝死。脑血管也会受到威胁,《欧洲心脏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愤怒情绪爆发后的2小时,中风风险会增加3倍。从预防猝死的角度来说,佛系一点可能也没什么不好。 事实上,有很多人已经站在猝死的悬崖边,自己却浑然不觉。及时预防、筛查和治...
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一个论文表示,我国每年因为脑梗塞死亡人数大约为120万。脑梗其实就是脑血管出现问题,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吃的东西越来越杂,很多疾病也悄无声息的吃出来。以下几类不良饮食习惯,都会加速脑梗的发生。 一、高脂高糖饮食 高脂高糖饮食,不利于血脂血糖的代谢,更不利于体重的控制,同样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风险因素。饮食要讲究多样化,但也要注意整体的能量摄入,很多时候因为长期的能量过剩,才引起了糖尿病、高血脂等慢病问题,这些问题进一步导致动脉的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加大脑梗的发生风险。控制高脂高糖,要注意各种肉类的摄入。在烹饪方式上,油炸、烧烤、烘焙的食品,也要尽量少吃,高糖的糕点、零食、饮料等,都要注意。 二、高盐饮食 摄入的盐分过多,会使高血压难以控制,而高血压得不到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就会加速,同时对心率也有不良影响,因此,长期的高盐饮食,是导致脑梗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高盐饮食绝不仅仅是指炒菜放盐太多,各种咸菜、加工肉制品、零食、饮品中,往往都是“盐”的来源,都要注意控制。 三、酒精的摄入 酒精的摄入对于加大脑梗风险是不言而喻的。长期大量的酒精摄入,会加速动脉老化,同时一次性大量饮酒,还有可能加强心脏的兴奋性,引发房颤的发生。因此,不论从慢性影响还是急性诱发影响来看,饮酒都是导致脑梗发生风险增加的重要因素。想要减少脑梗发生的风险,建议您戒酒。 除了上述几类不健康的饮食外,日常饮食调理中,要多吃新鲜果蔬,主食方面粗细粮搭配,为身体补充足够营养的前提下,又不会导致身体的能量过剩和代谢负担,这样的饮食习惯,才是健康的,能够全面减少脑梗风险。国家高新技术产品——脑心健缺血预适应训练仪,也可安全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脑梗。 脑心健缺血预适应训练仪 脑心健缺血预适应训练仪,由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华盈泰医疗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对肢体进行反复的、短暂的、无创伤、无危害的缺血刺激,再灌输回流,激发人体免疫系统的应急机制,产生和释放内源性保护物质(如:腺苷、缓激肽、一氧化氮等),这...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由缺血、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作为一种突发性脑部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坏死程度因血栓部位及大小不同而有差别。脑梗死不仅给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还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痛苦和沉重负担。 与脑梗死关系密切的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各种原因的脱水、各种动脉炎、休克、血压下降过快过大等。 脑梗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 华盈泰医疗脑心健提醒,一般来说,脑梗找上门时,人体通常会有一些异常的表现。出现以下异常需引起重视: 异常一:嗜睡、打哈欠 脑部出现缺血症状,会导致大脑动脉粥样硬化,随着血管的硬化、斑块的形成,影响脑部血液循环,大脑的中枢神经出现缺氧、缺血现象,怎么睡也睡不醒,哈欠频繁、困倦,可能是中枢神经缺氧引起的。同时伴有喝水时无故呛水、流口水等症状。 异常二:头晕、头痛 若出现间歇性或突发性的头晕、头痛,且时间持续在十几分钟左右,这或是脑梗即将来临的“信号”。脑部血管出现堵塞的情况下,脑部神经会出现缺血、缺氧现象,严重甚至出现坏死,继而引起头晕、头痛。 异常三:肢体控制能力下降 脑部缺血的情况下,大脑中枢神经对肢体的控制能力会减弱,从而出现身体单侧出现麻木、手脚发凉、握不住水杯等现象,这些现象可能预示着脑部血管已出现堵塞。 异常四:失语、发音困难 若因脑部缺血,引起脑部控制语言中枢出现坏死,就会导致人体出现发音困难、吐字不清、失语等现象。通常情况下,还会伴有性格的突变,例如变得沉默寡言、表情冷漠,或者出现急躁多语,但讲话没有逻辑的现象。 以上异常情况都可能与脑梗影响脑部组织健康有关。发现这些异常信号,需要马上就医。 日常预防: 控制好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定期到医院复查,遵医嘱,按时规律服药。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早睡早起很重要,调查显示,每天睡眠时间保持在7~8小时的人,其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远远小于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这是因为,夜间血液流速本就慢,若再加上熬夜,影响人体代谢,造成血液中毒素、杂质含量升高,会加速血栓和斑块的形成,为血管健康埋下极大隐患。 纯物理...
天气寒冷,大家会遇到车窗起雾,影响视觉的现象,这是由于车内外温差大,当车内空气遇到窗户上的冷玻璃时,会由气体转变为液体状态,也就是我们看见在玻璃上的雾或小水珠,可以通过开窗通风或降低车内温度的方法,消除玻璃窗和后视镜的雾气,让视觉清晰,保障行车安全。 长时间开车的人或司机职业,在车内的时间较长,除了要保持视觉清晰,还需要保持头脑清醒,但在有限的车内密闭空间,非常容易导致大脑缺氧,加之精神长时间高度集中,造成疲劳驾驶,对行车安全有重大影响。 每年由于司机疲劳驾驶,犯困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而引发的车祸超过100000件,很多人因此失去生命,在高速公路上犯困四秒,就足以诱发一起重大交通事故。 最神奇的是下面这位的哥,睡着开车一分钟,最后没有发生大事故,着实是老天爷给续命啊! 不知道各位老司机有没有自己开车睡着的丧心病狂的体验?为了让自己开车时不睡觉,大家都曾用过什么方法呢?今天教几招,驱除困意的方法。 1、疲劳驾驶是逐渐累积的过程,形成分段化,如60公里休息一下,可以打破或延缓疲劳驾驶。通过主动性休息、下车走动,生理上可以恢复血液循环,恢复大脑供氧,缓解疲劳。 2、人们犯困是由缺氧引起的,车内空间小、密封性能好,车内的空气无法与外界相通,经过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导致车内缺氧而二氧化而疲劳,开车过程中最好多开窗换气,打开空调外循环。 3、开车时,精神高度集中和紧张,而且长时间维持开车姿势,双重能量消耗,容易导致人体因缺少能量物质而形成疲劳。可通过补充能量来加速人体内能量物质转化过程,切忌不要吃大量含糖食物,短期内吃进去的糖不能被人体所利用,反而会因为消化和代谢过程对人体造成负担。 4、把空调出风口对准面部,配合风油精、湿纸巾,简直就提神醒脑绝佳三部曲。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对着面部吹风,会引起眼睛干涩疲劳,需适度。 5、脑心健缺血预适应训练仪,对人体进行反复的、短暂的、无创伤、无危害的缺血刺激,使人体产生对器官和组织的缺血、缺氧耐受力,可缓解疲劳,提升醒脑。属纯物理方法,安全有效。 脑心健——国家高新技术产品 脑心健缺血预适应训练仪,由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华盈泰...
上工治未病 学生时代,我们学过一篇《扁鹊见蔡桓公》的文言文(文末附原文),文章讲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最后病入骨髓致死的寓言故事。学习这篇文章的深层目的,是告诫世人,应勇于正视现实,直面个人灾难、社会危机,及早采取救治措施。今天重点看看这个寓言故事的表层意思——健康和就医问题。 古语有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疾病也是如此,开始只是小病小痛,及时诊治容易康复,如长时间不予诊治,不断积累会酿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如可以把疾病扼杀在萌芽期,就是很理想的状态,也是中医理念有提到的“治未病”。 “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上工之术”。 在国家大健康环境下,有扶持政策加持,医疗卫生资源和相关配套设施落实,人们对健康的认知水平也提升。12月18日下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北京市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新闻发布会健康北京建设专场,“十三五”时期,健康北京建设持续推进,市民健康素养大幅提升,北京人均期望寿命82.31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2.3%,健康指标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这些实际数据都体现出对疾病的防控、防治能力增强,但个人感受而言,“治未病”的观点,仍然有待普及。举个例子,去看医生时,很多医生会问:“哪里不舒服?”我们潜意识认为,身体有不舒服才看医生。“治未病”的最前期,是早期检查、筛查、预防,这个时期也许身体并无不适。而且,也有很多人与蔡桓公一样,等到身体不适,为时已晚。 很多致命的疾病,如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大部分属于慢病,发展到严重的后果,都有一个周期过程,所以秉承“治未病”的观念,早期发现和预防,可以避免不幸发生,也可以大大降低致残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国家高新技术产品,脑心健缺血预适应训练仪,由深圳市华盈泰医疗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