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远程缺血适应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PCI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行急诊PCI的老年STEMI患者3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入实验组165例(急诊PCI联合综合远程缺血适应)和对照组163例(单纯急诊PCI)。心脏MRI分析急诊PCI术后5~7 d心肌可挽救指数。心脏超声分析急诊PCI术后24 h、6个月及1年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及LVEF。记录急诊PCI术后肌钙蛋白I峰值、1个月及1年的堪萨斯城生存质量表临床评分(KCCQ-CSS)、6 min步行试验(6MWD)及1年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 实验组急诊PCI术后5~7 d心肌可挽救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0.6(0.4,0.7)vs 0.5(0.4,0.6),P=0.037]。实验组急诊PCI术后1个月及1年6MWD明显高于对照组[335(258,360)m vs 303(250,345)m,P<0.01;425(360,445)m vs 403(345,432)m,P<0.05]。实验组急诊PCI术后1个月及1年KCCQ-CSS明显高于对照组[81(47,87)分vs 70(39,82)分,P<0.01;86(55,93)分vs 76(46,89)分,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心肌可挽救指数与术后1年LVEF、KCCQ-CSS、6MWD呈正相关(r=0.452,P<0.01;r=0.440,P<0.01;r=0.384,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2组1年时MAC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5,P=0.685)。结论 综合远程缺血适应可显著提高老年STEMI患者行急诊PCI的心肌可挽救指数、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且易于操作、耐受性好,可以作为老年STEMI患者的辅助治疗措施。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处理;磁共振成像;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室重构;心力衰竭;
摘要:目的 观察远隔缺血适应联合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及氧化应激表达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0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有无应用远隔缺血适应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静脉溶栓,观察组患者在静脉溶栓基础上加用远隔缺血适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7、14 d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溶栓术后24 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收集治疗前及溶栓后1、3、7 d氧化应激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观察组溶栓前、溶栓后1 d的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7、14 d,观察组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位评分分别为8(4,10)分比10(6,12)分,Z=-2.885,P=0.004;6(3,8)分比8(4,10)分,Z=-2.854,P=0.004]。溶栓后24 h两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6%(1/51)比1.92%(1/52),P=0.989]。溶栓后90 d观察组与对照组m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位评分为2(1,2)分比3(2,3)分,Z=-5.152,P<0.01];溶栓后1、3、7 d,观察组血清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4±8) U/ml比(75±15) U/ml,F=15.631,P<0.01;(98±9) U/ml比(81±13) U/ml,F=66.025,P<0.01;(104±8) U/ml比(92±11) U/ml,F=36.305,P<0.01],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3±0.6)μmol/L比(9.6±0.5)μmol/L,F=152.572,P<0.01;(6.6±0.7)μmol/L比(8.4±0.6)μmol/L,F=186.856,P<0.01;(6.3±0.6)μmol/L比(8.2±0.6)μmol/L,F=246.57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远隔缺血适应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可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可能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改善临床预后,但结论仍需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脑梗死;远隔缺血适应;静脉溶栓;神经功能;氧化应激;
摘要:背景:急性脑梗死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脑缺血后会发生一系列级联化学反应,导致缺血性脑损伤加重。其中,炎症反应在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枢和外周的免疫细胞均参与脑缺血后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是人外周血含量最多的免疫细胞,约占正常人外周血白细胞的50%-70%。中性粒细胞通常在各种损伤的早期即参与炎症反应,在急性脑梗死后其数量迅速增加,并向脑组织浸润。在过去,中性粒细胞被认为是一群主要发挥吞噬作用的同质性细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至少包含两个功能对立的亚群。迄今为止,由于研究者们对于中性粒分群标志物尚未形成统一意见,中性粒细胞尚无完善和统一的分类系统。以往关于中性粒细胞在急性脑梗死中作用的研究大多认为中性粒细胞起到的作用是负面的。但中性粒细胞异质性的发现对以往的认识有很大的冲击。功能相互对立的两群中性粒细胞在脑梗死中发挥的作用是完全相反的。各亚群中性粒细胞在脑梗死后的变化和其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尚不明确。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外周血各亚群中性粒细胞的变化,并探究了本课题组长期研究的一项脑梗死临床治疗方法,即远隔缺血适应对中性粒细胞亚群的影响。目的:分析脑缺血及再灌注后外周中性粒细胞亚群和信号通路的表达变化;分析远隔缺血适应对中性粒细胞亚群及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1、使用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的方法构建小鼠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远隔缺血预适应组小鼠在构建缺血再灌注24h模型前,进行为期7天的双后肢缺血预处理(双后肢完全缺血5min后缓解5min,重复3个循环,每天1次)。2、用单细胞转录组学测序的方法分析小鼠脑缺血45min及再灌注24h和72h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亚群和信号通路表达变化。3、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脑缺血45min和再灌注24h与72h及缺血预适应组小鼠外周血和脾脏各亚群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变化,用转角实验检测小鼠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损伤。4、招募38例发病72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常规治疗组24例,远隔缺血后适应组14例。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等药物及对症支持治疗。远隔缺血后适应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缺血预适应仪进行为期7天的双上肢缺血后适应(双上肢完全缺血5min后缓解5min,重复5个循环,每天2次)。另招募15名年龄、性别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相匹配的无脑梗死及其他炎症相关病史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5、评估患者入院及出院时NIHSS,以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评估患者入院时及出院三个月时m RS,以评价患者生活能力。6、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患者或志愿者外周血各亚群中性粒细胞的比例。结果:1、对各组外周血白细胞整体的单细胞测序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可分为21个亚群,其中5群属于中性粒细胞,包括:C4、C6、C14、C16、C18。与其它亚群相比,C6亚群表达较低IL1b、IL15、IL16和TNFα等促炎因子(P<0.05)和CCL6、CCR1、CCRL2、CXCL2、CXCR2、CXCR4等趋化因子(P<0.05),而表达较高的抗炎因子TGFβ(P<0.05)。进一步的表面标志物分析显示,C6亚群中性粒细胞绝大部分为CD53-细胞,而另外四群中性粒细胞绝大部分为CD53+细胞。2、与假手术组比,MCAO小鼠外周血CD53+中性粒细胞比例在脑缺血45min时略微下降(P<0.01),在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12h和24h时明显上升(P<0.001),在I/R72h时无明显变化(P>0.05)。与I/R24h组相比,缺血预适应组小鼠转角实验评分明显降低(P<0.05)。缺血预适应组小鼠外周血CD53+中性粒细胞明显低于I/R24h组(P<0.01),而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P>0.05)。CD53-中性粒细胞变化趋势与CD53+中性粒细胞相反。3、与假手术组比,MCAO小鼠脾脏CD53+中性粒细胞比例在脑缺血45min时无明显变化(P>0.05),在I/R12h时有下降的趋势(P=0.061),在IR24h和72h时明显下降(P<0.001)。缺血预适应组小鼠脾脏CD53+中性粒细胞明显高于I/R24h组(P<0.001),但低于假手术组(P<0.001)。CD53-中性粒细胞变化趋势与CD53+中性粒细胞相反。4、与假手术组比,MCAO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TNFα-NFκB、IL6-Stat3、IFNα、IFNγ、IL2-Stat5等炎症反应相关信号通路,在脑缺血45min和再灌注I/R24h时明显激活(P<0.05),而在I/R72h时明显抑制(P<0.05)。5、缺血后适应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在入院及出院NIHSS评分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入院及出院3个月时m RS评分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缺血后适应组患者ΔNIHSS和Δm RS明显高于常规治疗(P<0.05)。6、与对照个体比,常规治疗组脑梗死患者入院2d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上升(P<0.01),CD53+中性粒细胞比例也明显上升(P<0.05);常规治疗组脑梗死患者在入院5d和9d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对照个体无明显差别(P>0.05),且明显低于入院2d时(P<0.05),而CD53+中性粒细胞仍明显高于对照个体(P<0.05),且与入院2d时无明显差别(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缺血后适应组患者CD53+中性粒细胞比例在远隔缺血后适应7d(入院9d)时明显下降(P<0.05)。CD53-中性粒细胞变化趋势与CD53+中性粒细胞相反。结论:1、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可以分为21个亚群,其中5个亚群(C4、C6、C14、C16、C18)属于中性粒细胞。5个亚群中性粒细胞又可以分为CD53+(包含C4、C14、C16、C18亚群)和CD53-(C6亚群)两大亚群。2、在功能上,CD53+亚群是一群促炎型中性粒细胞,而CD53-亚群是一群抗炎型中性粒细胞。3、脑缺血急性期,小鼠脾脏CD53+中性粒细胞释放入血,使外周血CD53+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而远隔缺血预适应可能通过抑制这种变化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4、急性脑梗死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且向CD53+亚群极化,经常规治疗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但仍处于向CD53+中性粒细胞极化的状态。而远隔缺血后适应可能通过抑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向CD53+亚群极化起到保护作用。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中性粒细胞;远隔缺血适应;单细胞转录组测序;CD53;
摘要:目的:分析远隔缺血时不同适应渐进模式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并应用随机抽签法将60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标准机械后适应组、标准远隔时适应组、正向渐进模式远隔时适应组、负向渐进模式远隔时适应组六组,每组10只。同时采用称重法检测实验大鼠心肌梗死范围,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分光光度计测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道(MPTP)开放程度,并应用蛋白印迹分析检测心肌细胞内单克隆抗体信号传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p-STAT3)、单克隆抗体JAK激酶2(p-JAK2)、蛋白激酶B单克隆抗体(p-AKT)、单克隆抗体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p-ERK1/2)蛋白表达情况,比较各组实验结果。结果:与缺血/再灌注对照组相比,标准机械后适应组、标准远隔时适应组、正向渐进模式远隔时适应组、负向渐进模式远隔时适应组的心肌梗死范围、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更低,MPTP开放程度明显更低;且正向渐进模式远隔时适应组心肌梗死范围、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其他组,MPTP开放程度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蛋白印迹检测显示,正向渐进模式远隔时适应组的p-STAT3、p-JAK2、p-AKT、p-ERK1/2表达较假手术组外的其他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正向渐进远隔时适应模式可以发挥较传统标准模式更好的心肌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再灌注损伤补救激酶(RISK)和生存活化因子增强(SAFE)途径,抑制MPTP开放有关。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正向渐进远隔时适应模式;RISK途径;SAFE途径;
摘要: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远隔缺血适应(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的神经功能影响,以及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浓度变化,探讨RIC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于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入院的150例符合入排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供血、营养神经、脱水降颅内压,降脂稳定斑块等其他标准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入院第1天开始给予远隔缺血适应治疗,每天进行5个循环,每日1次,共治疗12±2天,入院后完善基线资料收集(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饮酒、吸烟),并于入院的第1天,第12±2天、第90±7天对两组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于入院的第1天、第90±7天对两组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odidied Rankin Scale,m RS),同时于入院的第1天、12±2天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的Cys C、hs-CRP浓度,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入院第1天NIHSS评分比较(8.84±2.96,8.89±3.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入院后第12±2天、第90±7天NIHSS评分(5.73±2.94,2.84±1.95)均低于入院第1天NIHSS评分(8.84±2.96);对照组入院第12±2天、第90±7天NIHSS评分(6.74±2.92,4.36±2.59)均低于入院第1天NIHSS评分(8.89±3.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入院第12±2天、第90±7天NIHSS评分(5.73±2.94,2.84±1.95)均低于对照组入院第12±2天NIHSS评分(6.74±2.92,4.36±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实验组入院后第90±7天,m RS评分0分14例,1分14例,2分29例,3分10例,4分3例,总有效率为81.4%,对照组入院后第90±7天,m RS评分0分10例,1分16例,2分16例,3分23例,4分6例,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与对照组入院第1天血清Cys C水平比较(1.11±0.09,1.09±0.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入院第1天、第12±2天血清Cys C水平(1.11±0.09,0.82±0.09)比较,对照组入院第1天、第12±2天血清Cys C水平(1.09±0.07、1.07±0.0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实验组与对照组入院第1天血清hs-CRP水平比较(13.90±3.42,13.62±3.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入院第1天、第12±2天血清hs-CRP水平(13.90±3.42,10.13±2.44)比较,对照组入院第1天、第12±2天血清hs-CRP水平(13.62±3.57,12.14±3.2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实验组患者在操作过程中32例患者诉受压肢体疼痛感及麻木感,3例患者受压上肢出现皮下瘀点,均于治疗结束1天内完全消失,无其他不适。结论肢体远隔缺血适应治疗可以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NIHSS、m RS评分,显著降低血清hs-CRP、Cys C指标水平,说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RIC治疗与常规治疗相比可以更有效的改善ACI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而其潜在的脑保护机制很有可能是通过抑制hs-CRP引起的炎症反应、减轻Cys C引起的血脑屏障损伤等有关,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肢体远隔缺血适应治疗;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
摘要:目的观察肢体远隔部位缺血适应(RIC)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探讨RIC治疗对A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及其可能的脑保护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按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给予改善脑供血,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降脑内压,降脂稳定斑块等标准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外给予肢体远隔部位缺血适应(RIC)治疗,治疗时间为12±2天。在入院第1天、第12±2天,第90±7天随访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在入院第1天、第90±7天随访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 RS),于入院第1天及第12±2天检测两组患者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指标的水平。对于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NIH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12±2天、第90±7天随访时两组NIHSS评分与第1天相比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2±2天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90±7天随访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2.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m R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90±7天随访时两组m RS评分与第1天相比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3.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IL-6、MMP-9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MMP-9水平均小于第1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治疗后上述血清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4.实验组在操作过程中,有32例患者自述受压肢体出现疼痛感,3例受压肢体出现皮下瘀点,但症状均在下一次治疗前完全消失。结论肢体远隔缺血适应治疗可以降低ACI患者的NIHSS评分及m RS评分,减轻ACI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ACI患者的预后。RIC治疗可以降低血清中IL-6及MMP-9指标的水平,提示RIC可能可以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及防止血脑屏障破坏的加重而起到脑保护作用。RIC治疗依从性高,无严重不良反应,是治疗ACI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关键词:肢体远隔部位缺血适应治疗;急性脑梗死;白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使用肢体远隔部位缺血适应治疗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NIHSS、mRS、MOCA、MMSE评分,观察肢体远隔缺血适应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的变化,探索远隔缺血适应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认知障碍的有效性和可能的机制。方法 本研究纳入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确诊并收入院的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后,最终选择140例符合实验要求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均按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常规标准基础用药,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肢体远隔部位缺血适应治疗,连续治疗12±2天,并在治疗的第1天进行NIHSS、mRS、MMSE、MOCA评分;在治疗第12±2天时,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NIHSS评分测评并记录数值,在出院后第90±7天时再次测评NIHSS、mRS、MMSE、MOCA评分,记录分值的大小。同时在治疗的第1天和第12±2分别静脉采集血清、离心后统一送检,依据检验结果记录两组患者血清中NSE、Hcy的含量,并对实验所得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入院第1天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实验组、对照组第12±2天、第90±7天NIHSS评分均低于入院第1天评分,组内比较,分别与第1天NIHSS评分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实验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在12±2天实验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90±7天时实验组与对照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入院第1天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第90±7天随访中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mRS评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90±7天时实验组mRS评分比对照组mRS评分降低明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患者在入院第1天分别对Mo CA、MMSE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第90±7天随访时Mo CA、MMSE评分均高于第1天,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第90±7天随访时实验组Mo CA、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实验组患者在90±7天时认知障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入院第1天分别对血清学指标NSE、Hcy含量进行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治疗12±2天后血清学指标NSE、Hcy含量均较低于入院第1天的含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在治疗12±2天后实验组血清中NSE、Hcy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NSE、Hcy含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4.在操作过程中38例患者自诉受压肢体有疼痛感及麻木感,10例患者受压肢体出现皮下瘀点,但均于治疗结束1天内均完全消失。结论 肢体远隔部位缺血适应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mRS评分,提高MMSE、MOCA评分,明显降低血清中NSE、Hcy含量,说明RIC治疗较常规治疗在急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损伤、预后及认知功能恢复方面更有一定的疗效。其可能的脑保护机制与减轻血脑屏障损伤及其通透性,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减轻血管内皮损伤有关。且该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易操作。 关键词:肢体远隔部位缺血适应;急性脑梗死;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同型半胱氨酸(Hcy);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 R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
摘要:急性脑梗死发病率越来越高,但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至今仍极为有限,寻找一种新的方法来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仍然是一项紧迫任务。远隔缺血预适应是一种内在的保护性现象,它通过3~4个周期的非致命性局部缺血再灌注到远端组织,保护包括脑、心和肾在内的重要器官免受持续的缺血灌注损伤。近几年人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解释缺血预适应现象,并已经收集到大量数据,证实了缺血预适应对急性脑梗死脑保护的潜力。本文旨在阐明远端缺血预适应在急性脑梗死脑保护治疗中的巨大潜力,阐明缺血预适应的常用实施方法和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内源性修复机制,试图将这近年来在这一领域开展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远端缺血预适应;急性脑梗死;脑保护;
摘要:目的 评价远程缺血预适应是否能够改善药物涂层球囊(drug coated balloon,DCB)应用于冠状动脉原位血管病变的效果及术后9个月的预后。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在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试验组52例,试验组术前3天进行双上肢缺血预适应,应用3天后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治疗,比较一般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相关参数、入院及PTCA术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PTCA术中相关参数、随访术后9个月冠状动脉造影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DCB扩张时间延长[(70.43±1.69)s比(50.67±1.49)s,P<0.001],术后即刻最小管腔面积(minimal lumen diameter,MLD)增大[(2.62±0.06)mm比(2.37±0.06)mm,P<0.001],残余狭窄程度减少(10.7%比14.2%,P<0.001),试验组术前CGRP较入院时及同期对照组患者的CGRP均升高(P<0.05)。随访9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试验组MLD大于对照组[(2.37±0.06)mm比(2.19±0.05)mm,P<0.05],晚期管腔丢失差异无显著性,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明显降低(P=0.014)。结论 远程缺血预适应可以改善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原位血管病变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术后9个月的临床预后。 关键词:远程缺血预适应;心肌缺血再灌注;药物涂层球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摘要:目的:研究预适应训练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SAH模型组(SAH)和预适应训练组(SAH+ET)。大鼠制备SAH模型前进行3周预适应训练,利用颈内动脉穿刺法制备SAH大鼠模型。利用改良的神经功能评分检测大鼠的神经功能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皮层Nrf2和HO-1的表达,利用商品化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结果:和假手术组大鼠相比,SAH术后48 h,预适应训练处理可明显改善SAH大鼠神经功能(P<0.05),增加脑组织中Nrf2和HO-1的表达(P<0.05),同时降低脑组织中MDA含量及脑脊液中LDH的活性。结论:预适应训练可改善大鼠SAH后的神经功能。其作用机制与激活Nrf2/HO-1通路降低细胞损伤有关。 关键词:预适应训练;蛛网膜下腔出血;Nrf2/HO-1通路;大鼠;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缺血预适应(IPC)模式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雄性SD大鼠, 采用动脉夹夹闭一侧股动脉的方法构建大鼠骨骼肌IR损伤模型。IPC模式采用夹闭右侧股动脉10 min后松开动脉夹再灌注10 min, 重复3次进行预适应。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常规IR组、IPC即刻组、IPC24 h组、IPC48 h组和假手术组, 每组8只。常规IR组夹闭右股动脉3 h后松开动脉夹再灌注3 h;IPC即刻组为预适应后即刻行常规IR组相同处理;IPC24 h组为预适应后缝合皮肤, 放回笼中喂养24 h后行常规IR组相同处理;IPC48 h组为预适应后缝合皮肤, 放回笼中喂养48 h后行常规IR组相同处理;假手术组钝性分离右股动脉但不夹闭。在再灌注终点, 收集胫前肌组织、腓肠肌组织和血清;计算胫前肌组织湿重/干重比值(W/D), 评估组织水肿情况;HE染色后观察腓肠肌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并对腓肠肌组织损伤程度进行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丙二醛(MDA)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腓肠肌组织中低氧感受器(EGLN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模式IPC后, 组织水肿程度均较常规IR组减轻(P均<0.01), 常规IR组、IPC即刻组、IPC24 h组、IPC48 h组W/D分别为6.05±0.19、5.70±0.12、5.25±0.13、5.50±0.08, 高于假手术组的3.80±0.08(P均<0.01);与IPC即刻组、IPC48 h组比较, IPC24 h组水肿程度最轻(P<0.05或0.01)。假手术组肌纤维排列整齐, 结构清晰, 余各组肌纤维均出现不同程度损伤和炎性浸润。IPC即刻组、IPC24 h组、IPC48 h组的组织损伤程度评分总分分别为(8.15±0.15)分、(6.15±0.38)分、(6.90±0.19)分, 低于常规IR组的(9.60±0.50)分, 高于假手术组的(0.16±0.16)分(P均<0.01);与IPC即刻组比较, IPC24 h组、IPC48 h组组织损伤程度评分总分降低(P<0.05或0.01), 但IPC24 h组与IPC48 h组组织损伤程度评分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检测显示, 不同模式IPC后, 血清TNF-α、IL-1β、MDA水平较假手术组升高(P均<0.01), 从高到低依次为常规IR组、IPC即刻组、IPC48 h组、IPC24 h组、假手术组;与IPC即刻组、IPC48 h组比较, IPC24 h组IL-1β、TNF-α、MDA水平降低(P均<0.05)。qRT-PCR检测显示, EGLN1 mRNA表达由高到低依次为常规IR组、IPC48 h组、假手术组、IPC即刻组、IPC24 h组;与常规IR组、IPC即刻组、IPC48 h组比较, IPC24 h组EGLN1 mRNA表达下降(P均<0.01)。不同模式IPC后, HIF-1α mRNA表达较假手术组增加(P均<0.01), 由高到低依次为IPC24 h组、IPC即刻组、IPC48 h组、常规IR组、假手术组;与常规IR组、IPC即刻组、IPC48 h组比较, IPC24 h组HIF-1α mRNA表达升高(P<0.05或0.01), IPC即刻组与IPC48 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缺血预适应模式能够通过减轻组织水肿、炎性症状和氧化应激反应等, 减轻大鼠骨骼肌IR损伤, 其中IPC后再灌注24 h模式减轻IR损伤的效果相对最佳;EGLN1、HIF-1α可能参与IPC减轻大鼠骨骼肌IR损伤的过程。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肌, 骨骼;炎症;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性延迟肢体缺血预适应(noninvasive delayed limb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NDLIP)促进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开放,发挥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相关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I/R组、NDLIP组和NDLIP+5-HD组,每组12只。缺血1 h/再灌注24 h后进行神经行为评分,TTC染色法测量脑梗死面积。提取缺血皮层线粒体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和呼吸链复合体I、II及IV的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大脑皮层中Bax、Bcl-2和Caspase 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NDLIP组神经行为评分明显降低,脑梗死面积明显缩小,NDLIP可对抗脑缺血I/R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NDLIP组缺血皮层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幅度较小,线粒体复合体活性明显提高,Bax/Bcl-2比值与Caspase 3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降低,NDLIP可改善I/R后脑组织线粒体功能,抑制I/R后线粒体相关凋亡通路。mitoKATP抑制剂5-HD可减弱甚至抵消以上保护作用。结论:NDLIP可能通过促进mitoKATP开放而减轻大鼠脑I/R损伤。 关键词:无创性延迟肢体缺血预适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
摘要:目的:探讨肢体缺血预/后适应对脓毒症心肌炎症和心脏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6 mg/kg脂多糖(LPS)腹腔注射诱导脓毒症小鼠模型。脓毒症小鼠分别经过单、双侧腿缺血预或后适应干预,叠加缺血预和后适应组合干预。应用qRT-PCR检测心肌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Apelin和Atrogin-1 mRNA的表达。应用小动物超声仪检测小鼠心脏功能,包括分析收缩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短暂缩短率(FS)和心脏舒张功能指标E/A比值。结果:单侧腿缺血预适应和后适应均能够降低脓毒症小鼠心肌IL-6 mRNA的表达(P<0.05);预适应和后适应的组合比单独缺血预/后适应更能降低脓毒症小鼠心肌IL-6的表达(P<0.05),但与LPS组比,间隔2 h的叠加后适应进一步增加IL-6的表达(P<0.05)。LPS导致心肌中IL-1β和TNF-α表达增加,萎缩基因Atrogin-1增加,Apelin基因降低,而缺血预适应能够增强脓毒症小鼠心脏功能,降低IL-1β和TNF-α表达(P<0.05),不能够改变Atrogin-1和Apelin表达(P>0.05)。结论:缺血预适应和后适应均有效缓解LPS引起的心肌IL-6 mRNA的高表达,但后适应没有累积效应。IL-6可能是参与缺血预适应改善脓毒症小鼠心脏功能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肢体缺血预适应;肢体缺血后适应;脓毒症;心肌炎症;小鼠;
摘要:背景:目前临床针对冠心病患者心肌严重缺血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再灌注治疗,但开通病变血管后,不可避免会引起缺血部分心肌发生再灌注损伤,进而有加重心肌损伤,影响再灌注效果及预后。对于部分经济不发达地区,患者在接受专业介入治疗前可能要耐受时间更长,病变更重的心肌缺血,甚至在急性心肌缺血事件发生时不能及时接受再灌注治疗,错过了最佳心肌抢救时间窗口,使再灌注治疗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额外需要一种成本低廉,方便快捷的方法对心肌缺血患者提供心肌保护,使得再灌注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远端缺血预适应(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也常被简称为RIC或RIPC,是指机体部分器官(如上肢)在受到短暂的、可逆性缺血缺氧刺激后,通过诱导缺血器官以外的其他脏器(如心脏、大脑、肝脏、肾)对随后发生的严重或致命的缺血缺氧产生保护作用,但其机制还并不十分明确,既往既往多项临床研究表明,急性心肌缺血发生时,应用RIPC可减小急性心肌缺血的心肌梗死面积,并且在围术期术前应用RIPC,可以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CABG和PCI术中肌钙蛋白释放,减少心肌损伤。我们通过QFR探究RIPC对冠脉血流的影响,有助于RIPC临床应用的证据支持和机制研究目的:通过定量血流分数和微循环阻力指数来探究短期RIPC对冠脉血流的影响。探讨RIPC的临床意义。方法:我们将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随机分为RIPC组和对照组。在第一次CAG后,我们将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进一步随机分为单侧上肢(UL)或下肢(LL)组,其中RIPC组进行4个周期的缺血/再灌注循环,对照组进行虚拟RIPC;然后我们进行了第二次CAG。在每次CAG后测量c QFR,并计算并比较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c QFR-f QFR和IMR。在每次造影前都抽取动脉血离心分离出血浆后立即保存于-80℃冰箱中。使用试剂盒统一分析样本。结果:我们共测量了129例患者的253条冠状动脉。与对照组相比,RIPC组的平均c QFR在RIPC后显著升高(P<0.001)。另外,有23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IMR>30)纳入本研究。与对照组相比,接受RIPC后,IMR(P<0.001)及c QFR与f QFR之差(c QFR-f QFR)(P<0.001)均显著降低。共采集了91名患者血清样本,RIPC组45人,对照组46人,RIPC组第二次造影时ET-1较之前下降(P<0.001),而BK上升(P<0.001),NO无明显变化(P<0.001),对照组两次测量各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RIPC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靶血管的c QFR,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X综合征患者微循环,提升BK水平,减低ET-1水平。 关键词:冠心病;远端缺血预适应;定量血流分数;
摘要:目的:分离提取心肌缺血预适应(IPC)模型大鼠循环血中的细胞微囊泡(MVs),探究IPC处理对循环血MVs中microRNAs(miRNAs)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只,随机分为IPC-MVs组和假手术对照(Sham-MVs)组,每组4只。建立大鼠心肌IPC模型,提取循环血IPC-MVs,采用Microarray分析两组循环血MVs中的miRNAs,利用生物信息学进行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结果:与Sham-MVs组比较,IPC-MVs组中循环血差异表达显著上调的miRNAs共3个(P<0.01,FER<0.05):miR-1-3p、miR-133a-3p和miR-133b-3p(t=3.194、3.002、3.389,均P<0.05)。基因本体研究会数据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显示,这些miRNAs可能通过调节心肌细胞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和Ras信号通路,发挥抗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参与调控的核心靶基因包括Ntrk2、Igf1、Gnai3和Bcl2l1。结论:IPC处理可使大鼠循环血MVs中miR-1-3p、miR-133a-3p和miR-133b-3p表达显著上调。 关键词:微囊泡;缺血预适应;miRNAs;差异表达;
摘要: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预适应疗法对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例纳入的脑白质疏松患者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 每组12例。在常规血管危险控制基础上, 治疗组应用远隔缺血预适应方法, 每周5次, 每次15~20 min, 共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治疗后), 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数字广度测试(DST)及复杂词语和简单词语的词语流畅性测试(VFT)评分对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注意力和工作记忆能力以及言语能力进行神经心理学评定;采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技术行磁共振灌注成像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双侧脑室旁白质、皮质下白质及全脑平均脑血流量(CBF)的变化。结果经远隔缺血预适应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的MoCA、DST评分以及复杂词语和简单词语的VFT评分分别为(22.75±3.88)、(14.14±2.34)、(8.43±0.97)和(12.29±2.36)分, 均较组内治疗前[(17.88±4.61)、(11.14±2.41)、(7.14±0.89)和(9.14±1.77)分]有明显提高(P<0.05), 且明显高于观察组治疗后,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的脑室旁CBF、皮质下CBF和全脑CBF[(15.85±3.23)、(14.57±3.95)和(53.57±3.59)ml/(min·100 g)]较组内治疗前[(11.71±1.97)、(10.43±1.90)和(47.71±2.14)ml/(min·100 g)]有明显提高(P<0.05), 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远隔缺血预适应改善脑白质疏松患者的认知损害, 有可能与改善脑血流量有关。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认知;远隔缺血预适应;脑血流;
摘要: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应用远隔缺血预适应(RIPC)治疗对其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抽取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CSVD患者120例,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IPC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前,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 观察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与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 躯体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CSVD患者应用RIPC治疗, 可更好地改善其认知功能障碍, 促进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下降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血管病;远隔缺血预适应;认知功能障碍;
摘要:目的探讨远程缺血预适应对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择期行PCI的冠心病患者152例,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名入选者分为远程缺血预适应组(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RIPC组于PCI前24 h内实施单侧上肢缺血预适应操作。比较术前、术后及出院前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MB,CK-MB)、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水平,并评估对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 RIPC组术中心率、造影剂用量、出现胸痛及ST段偏移>1 mm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5、P=0.019、P=0.037、P=0.038)。RIPC组术后24 h内和出院前的cTnI、CK、CK-MB及Scr升高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术后24 h:P=0.002、P=0.002、P=0.002、P=0.032;出院前:P=0.021、P=0.027、P=0.038、P=0.021)。RIPC组PCI术后6个月、1年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6、P=0.033)。结论 RIPC能够减轻PCI相关的心肌损伤、降低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并改善临床预后,是一项安全有效,临床可行性高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远程缺血预适应;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损伤;心肌肌钙蛋白I;
为给客户提供最大限度的增值服务 脑心健推出拼团买赠活动 拼团脑心健预适应训练仪 可赠送价值3900元的 心脑血管疾病基因检测 详询:400-8635-400 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有极高的遗传比率,该类疾病的发病由基因突变导致,会伴随基因在家族中广泛传递,极大程度地威胁着整个家族的身体健康。目前,基因突变至少造成中国1000万人患遗传性心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基因检测能够测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遗传因素,帮助了解自身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是基因性的还是其他原因(如饮食,吸烟或生活压力等)导致的,并评估这些疾病发病的相对风险,提供有针对性的基因分型检测报告和个性化健康指导报告,包括生活方式、运动、饮食以及营养摄入等的指导,通过积极干预,预防和延缓这些疾病的发生,提高健康水平。 易感的高危人群要听从医生建议在饮食、运动、心态和生活习惯方面多注意细节,并且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尽早预防心脑血管这种可怕的疾病。基因检测对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干预具有重大意义。 已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也可通过基因检测,更精准的用药和有效治疗。 此次活动中的2个赠送项目分别为:价值3900元的脑心安和价值2990元的知心安。购买脑心健预适应训练仪云端款B2A,赠送价值3900元的脑心安;购买脑心健预适应训练仪云端款H2-2,赠送价值2990元的知心安。 脑心安的具体内容如下 知心安的具体内容如下 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深圳市华盈泰医疗有限公司所有
发现高血压后需终身服药,只要积极改善生活方式,遵照医生嘱咐吃降压药,血压是可以控制的。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可防止出现并发症,即使终身吃药也可长寿。除了药物外,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降血压的小方法。 降压小方法 1、早餐可摄入含钾丰富的食物 早餐是比较重要的一餐,人体一天中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成分都可以通过早餐摄取,高血压患者可以在早餐时多吃含钾量丰富的食物,能够帮助稳定血压。 2、清晨避免过度劳累 人体血压在一天中是有波动的,早上有一个血压高峰,所以清晨应避免过度劳累和活动,可在晚饭后适当运动,有助于保持血压稳定,防止血压增高。 3、晒10分钟太阳 午饭后可以到户外晒10分钟的太阳,紫外线照射可使机体产生一种营养素——维生素D3,维生素D3与钙相互影响可控制动脉血压。 4、午后可摄入含镁丰富的食物 镁能够起到松弛血管内壁的作用,杏仁和芋头均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另外,鱼、麦芽、菠菜及某些谷物也都是摄取镁元素的很好来源。 5、不要把面包等当晚餐的主食 对于高血压的患者来说,主食十分重要,面包中的小麦面粉会增加体内的胰岛素含量,饭后很快可以使血压升高,可以粗粮细粮混合搭配作为主食。 6、多喝橙汁,少喝咖啡 有研究表明,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越高的人,其动脉血压越低。研究人员认为,维生素C有助于血管扩张。咖啡碱可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7、少争吵 夫妻或非婚同居中出现意见分歧时,双方耐心地听取对方的意见,心平气和地交谈,血压会保持正常水平。相反,在发生分歧时,两人都不冷静而发生争吵,会使人心烦意乱,血压骤然升高。 8、在安静的环境里工作 当室内工作环境比较嘈杂时,人体的血压会上升,即使嘈杂声持续较短,血压同样也会有所上升。保持工作环境的安静,血压能够得到明显下降。若工作环境长期嘈杂喧闹,可佩戴耳塞减轻噪声对血压的影响。 9、坚持做预适应训练 缺血预适应技术是国家百万减残工程的关键适宜技术,专门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高危人群,集筛查、预防、治疗于一体,是心脑血管疾病辅助治疗设备及健康管理干预产品。 缺血预适应训练通过对人体自我防护能力的刺激,使人体产生一种对器官和组织缺血、缺氧性伤害的耐受力,一旦发生心梗、脑梗等重大问题,可以拓宽治疗时间窗,也就是延长最佳急救时间。 脑心健预适应训练仪,是国家二类医疗器械。由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华盈泰医疗有限公司研发生产,通过对肢体进行反复的、短暂的、无创伤、无危害的缺血刺激,再灌输回流,激发人体免疫系统的应急机制,产生和释放内源性保护物质(如:腺苷、缓激肽、一氧化氮等),这些物质参与保护心肌和能量代谢。 其中,被激活的一氧化氮,是“血管清道夫”, 可将积存在血管壁上垃圾带走,一氧化氮还可在细胞中作为细胞之间沟通的信使,并使血管扩张。 缺血预适应训练可提高人体全身器官组织抗缺血缺氧能力,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对心脑血管尤其是冠心病、心肌损伤、脑梗等病症有良好的预防及康复治疗作用。 缺血预适应训练,像给血管做运动,训练一次相当于血液循环5km,很好的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增加人体代谢能力,排除有毒物质,增加机体免疫力和人体代偿能力,对人体防御机能,修复机能均有好处,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通过做缺血预适应训练,可有效促进小血管建立起侧支循环,当主动脉发生狭窄或阻塞,血液便可通过侧支绕过阻塞部位进行输送,侧支逐渐变粗、血流量逐渐增大,侧支循环代偿增多,保障全身血液的正常输送,有效避免脑梗死、心脏猝死等恶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这些通过侧支重新建立起来的循环称为侧支循环。侧支循环与冠状动脉搭桥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09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