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远隔缺血后适应(RIPostC)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神经功能以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发病时间不超过72 h,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15分,且首次发病的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23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19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RIPostC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4、30、90 d时NIHSS评分,并随访90 d的复发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14 d时血清中VEGF和SDF-1α水平。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随时间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F组间=5.485,P组间=0.020;F时间=1 130.875,P时间<0.001;F交互=49.797,P交互<0.001)。随访90 d结果显示,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6%(9/119)比16.7%(20/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时,2组患者血清中VEGF、SDF-1α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排除其他因素影响后,是否给予RIPostC治疗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有影响(P<0.05)。结论 RIPostC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神经功能,降低复发率,并可上调血清VEGF和SDF-1α水平。 关键词:脑梗死;远隔缺血后适应;神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摘要:目的:研究血清正五聚体蛋白3(PTX3)水平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动态变化与远隔缺血后神经保护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诊治的150例ACI患者,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规范化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缺血预适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不同时间点血清PTX3水平,并采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分析血清PTX3与神经功能相关性。治疗后90d采用mRS评分、BartheI评估患者近期预后,比较两组预后,并分析血清PTX3与预后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TX3水平和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治疗后7d、14d均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治疗后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I指数高于对照组,两者变化幅度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血清PTX3水平与NIHSS评分、mRS评分呈正相关,与BartheI指数呈负相关(P<0.05);血清PTX3>3.34μg/L预测ACI患者预后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948,敏感度为92.86%,特异度为82.26%,(P<0.05)。结论:血清PTX3水平与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以及预后显著相关,且PTX3可辅助用于ACI患者RIC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估以及近期预后预测指标。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正五聚体蛋白3;远隔缺血后神经保护;相关性;
摘要:远隔缺血后适应(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IPC)指缺血事件后通过物理加压对特定组织或器官进行短暂、重复的血管缺血与再通,以改善其远隔的心脏、大脑、肝脏、肾脏等器官对缺血损伤的适应能力。近年来,RIPC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卒中的预防与治疗中,越来越多的生化、影像学指标被用于研究RIPC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效果。本文将对近年来RIPC在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远隔缺血后适应;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摘要:目的探讨远隔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RIPC)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c reperfusion, I/R)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RIPC组、I/R组、RIPC+I/R组和compound C组, 每组9只。测定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体积(TCC染色)和神经元凋亡率(TUNEL染色), 检测脑组织均浆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2活性和丙二醛水平,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脑组织中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 coactivator, PGC)-1α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I/R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元凋亡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与I/R组相比, RIPC+I/R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元凋亡率均显著降低(P均<0.05);与RIPC+I/R组相比, compound C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元凋亡率显著增高(P均<0.05)。与假手术组相比, I/R组SOD活性显著降低, 丙二醛含量显著增高(P均<0.05);与I/R组相比, RIPC+I/R组SOD活性显著增高, 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均<0.05);与RIPC+I/R组相比, compound C组SOD活性显著降低, 丙二醛含量显著增高(P均<0.05)。与假手术组相比, I/R组脑组织AMPK、p-AMPK、PGC-1α、核呼吸因子(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 NRF)-1、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 TFAM)、SOD2、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 UCP2)、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 CytC)、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 factor, AIF)表达均显著增高(P均<0.05);与I/R组相比, RIPC+I/R组缺血脑组织AMPK、p-AMPK、PGC-1α、NRF-1、TFAM、SOD2、UCP2表达显著增高, CytC和AIF表达显著降低(P均<0.05);与RIPC+I/R组相比, compound C组脑组织AMPK、p-AMPK、PGC-1α、NRF-1、TFAM、SOD2、UCP2表达显著降低, CytC和AIF表达显著增高(P均<0.05)。结论 RIPC对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PGC-1α信号通路, 同时维持线粒体生物合成有关。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预处理;AMP-活化蛋白激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信号转导;神经保护药;大鼠;
摘要:目的 观察远隔缺血预处理对冠状动脉搭桥病人肾功能和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择期在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将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远隔缺血预处理,于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将充气压力式血压计袖囊置于病人右上肢,充气到200 mmHg,并持续5 min缺血(充气)状态,后松开气囊5 min,进行再灌注(放气)处理,以上过程重复3次,共30 min。对照组只将血压计袖囊置于右上肢,但不进行缺血再灌注处理,两组麻醉、手术方式一致。于不同时间点检测两组病人心、肾功能和炎症反应检测指标,并评定病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结果 与麻醉诱导前相比,两组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升高,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肌钙蛋白I(cTnI)水平升高,术后48 h时cTnI恢复正常,内生肌酐清除率无明显变化;试验组术后6 h、12 h时CK-MB、cTnI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 h、12 h、24 h、48 h血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麻醉诱导前相比,两组术后即刻、术后1 h、术后6 h、术后24 h时白细胞计数(WBC)升高(P<0.05),单核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术后即刻、术后1 h、术后6 h时白细胞介素-6(IL-6)升高(P<0.05),白细胞介素-10(IL-10)降低(P<0.05)。试验组仅在术后即刻出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降低,对照组在术后即刻、术后1 h、术后6 h均出现SOD降低。试验组术后即刻、术后1 h、术后6 h、术后24 h时WBC均低于对照组,单核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术后即刻、术后1 h、术后6 h时IL-6低于对照组,术后即刻、术后1 h、术后6 h时IL-10、SOD高于对照组,术后6 h、24 h膀胱温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1 d比较,两组术后1 d、2 d、3 d时SIRS评分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 d、2 d、3 d时SI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远隔缺血预处理可有效降低心、肾功能损伤和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以及缩短反应的时间,对病人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远隔缺血预处理;冠状动脉搭桥术;肾功能;全身炎症反应;
摘要:目的 探讨远隔缺血预处理联合后处理(RIPC+RIPostC)对老年患者下肢止血带手术中神经损伤标记物与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 招募2021年2月—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择期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老年患者80例,年龄65~80岁,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C组)和R组,每组40例。R组患者于止血带充气前30 min实施RIPC,并于止血带充气结束前30 min实施RIPostC。C组将袖带绑于患者健侧下肢,但不进行充气及放气操作。分别于止血带充气前(T0)和止血带充气结束后15 min(T1)、术后12 h(T2)、24 h(T3)、48 h(T4)、5 d(T5)及7 d(T6)时抽取外周静脉血并测定血清中神经损伤标志物特异性蛋白100β(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术前1 d及术后1 d、3 d时抽取外周静脉血并测定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术后3 d内采用重症监护室(ICU)意识障碍评估法(CAM-ICU)进行POD的评估。结果 C组共有13例患者(32.5%)在术后3 d内发生POD,27例患者(67.5%)未发生POD。R组共有5例患者(12.5%)在术后3 d内发生POD,35例患者(87.5%)未发生POD。与C组比较,R组患者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显著缩短(P<0.05)。与T0时比较,T1~T6时两组血清S100β和NSE水平均明显升高,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血清S100β和NSE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T1~T6时,与C组比较,R组患者血清S100β和NSE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术后1 d、3 d血清TNF-α、IL-6、IL-8水平较术前均增高,但R组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 RIPC+RIPostC可减低下肢止血带手术老年患者血清S100β和NSE水平,降低POD发生率,其机制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关键词:远隔缺血处理;术后谵妄;炎性反应;下肢骨科手术;老年;
摘要: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采用不同时相远隔缺血预处理(RIPC)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脑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7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择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术前1 h行RIPC方案)和B组(术前24 h行RIPC方案),每组30例,比较2组患者神经、认知功能,血清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炎症因子、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组患者MMSE评分各时间点间、组间、组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302、4.321、8.717,均P<0.05);术后1个月,B组患者MMSE评分[(28.54±1.44)分]明显优于A组[(27.35±1.31)分,P<0.05]。术后24 h B组患者BDNF水平[(4.92±0.51)ng/mL]高于A组[(3.56±0.13)ng/mL,P<0.05]。术后24 h, 2组患者IL-6、hs-CRP水平较术前1 d有所提高(均P<0.05);2组患者SBP、DBP、MAP、HR各时间点间、组间、组别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认知功能降低发生率为16.67%,高于B组的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24 h实施RIPC能有效缓解CEA后脑损伤情况,提升患者神经、认知功能。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远隔缺血预处理;认知功能;不同时相;神经功能;血清;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讨远隔缺血预处理在小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远隔缺血预处理组、自噬抑制剂组。观察远隔缺血预处理对血生化、肾小管损伤程度的影响,并检测与线粒体自噬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远隔缺血预处理组血肌酐、尿素氮浓度,肾小管损伤半定量评分均降低;LC3A/BⅡ/LC3A/BⅠ、Beclin1表达水平、TOMM20与LC3A/B、LAMP2荧光共定位面积百分比增加、p62光密度值降低(P<0.05)。自噬抑制剂组与远隔缺血预处理组上述指标趋势相反。结论 远隔缺血预处理通过上调线粒体自噬水平减轻小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关键词:远隔缺血预处理;线粒体自噬;急性肾损伤;缺血再灌注;
摘要:目的 观察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RIPostC)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及mRS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5月~2022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9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44例,观察组(常规治疗加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45例,疗程均为14 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 d、30 d、90 d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90 d对患者行mRS评分,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IHSS评分治疗前、治疗后第14 d在观察组及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0 d、90 d在观察组及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mRS评分在观察组及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0 d、90 d mRS评分在观察组及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90天总有效率、良好预后,在观察组及治疗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操作简单、便捷、依从性高、安全性高。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远隔缺血后适应;NIHSS评分;mRS评分;
摘要:背景与目的: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是全球范围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 PA)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AIS溶栓治疗药物,但仍有超过50%的患者在接受rt PA静脉溶栓后出现预后不良。如何提高静脉溶栓的疗效是当前临床治疗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远隔缺血处理(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是一种有效的神经保护措施,通过对肢体短暂、间断性的缺血处理,提高远隔器官对缺血的耐受性。RIC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尚不明确,既往研究认为可能与炎症及免疫调节相关。本研究应用MCAO大鼠rt PA溶栓模型,探究RIC能否在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起到神经保护作用,并进一步探究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本实验将9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Sham、MCAO+rt PA、MCAO+rt PA+早期RIC、MCAO+rt PA+晚期RIC。采用栓线法建立大鼠MCAO模型,栓塞120min后进行再灌注,之后立即应用rt PA尾静脉泵入进行静脉溶栓。早期RIC于梗死后40min内进行RIC处理,晚期RIC于再灌注前40min内进行RIC处理。本研究采用Zea-Longa神经功能评分量表进行行为学评价,TTC染色法检测各组梗死面积,Evan’s blue法、血红蛋白含量检测法分别评估溶栓后血脑屏障功能损伤以及出血转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大脑皮层内caspase-1和IL-1β两种炎症蛋白表达水平,HE染色观察神经元损伤情况。结果:1、安全性方面:MCAO大鼠再灌注24h后,MCAO+rt PA+早期RIC和MCAO+rt PA+晚期RIC组大鼠的Evan’s blue含量与血红蛋白含量与MCAO+rt PA组相比有降低趋势(0.059 vs.0.061 vs.0.062 ug/g,0.226 vs.0.241 vs.0.254mg/dl),且MCAO+rt PA+早期RIC组降低的更明显,但各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2、有效性方面:(1)MCAO大鼠再灌注1d、3d、7d后各组的行为学评分显示MCAO+rt PA+早期RIC和MCAO+rt PA+晚期RIC组大鼠的行为学评分均显著低于MCAO+rt P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RIC组大鼠的行为学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MCAO大鼠再灌注72h后,MCAO+rt PA+早期RIC和MCAO+rt PA+晚期RIC组大鼠的梗死面积均显著小于MCAO+rt PA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RIC与晚期RIC两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3)MCAO大鼠再灌注后24h和7d后,与MCAO+rt PA组相比,脑组织HE染色可见MCAO+rt PA+早期RIC和MCAO+rt PA+晚期RIC组大鼠脑组织损伤程度较轻,神经元存活比例较高。(4)MCAO大鼠再灌注24h和7d后,MCAO+rt PA+早期RIC和MCAO+rt PA+晚期RIC组大鼠脑组织的caspase-1和IL-1β表达均较MCAO+rt PA组显著降低。两个RIC组相比,caspase-1和IL-1β表达在再灌注24h和7d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RIC治疗对接受rt PA静脉溶栓的MCAO大鼠是安全的,不会增加血脑屏障破坏与出血转化风险。2、RIC治疗对接受rt PA静脉溶栓的MCAO大鼠是有效的,可有效减少脑梗死体积、减少神经元损伤,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3、RIC改善静脉溶栓MCAO大鼠预后的机制可能与其下调caspase-1/IL-1β炎性通路有关。 关键词:急性脑缺血性卒中;远隔缺血中处理;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caspase-1;IL-1β;
摘要:背景与目的: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指由于各种病因引起脑小血管病变所导致的病理、影像、临床综合征,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是其影像学表现之一。CSVD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导致大多数出血性卒中和大约四分之一的缺血性卒中,是血管性痴呆的最常见原因。尽管疾病负担较重,但目前其有效的治疗策略相对较少。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dCA)功能是机体避免脑组织出现低灌注或过度灌注的一种内在自我保护机制,当其受损时,脑血流量会被动地跟随动脉血压的变化而变化,增加脑组织低灌注或高灌注的风险,导致脑组织的进一步损伤。研究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dCA功能受损且与不良临床预后相关。CSVD患者梗死测和梗死对侧的dCA功能均受损,其dCA受损呈全脑性和持续性。故对dCA功能进行干预可能是治疗CSVD患者的有效方式之一。远隔缺血处理(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是指对某器官进行一次或多次短暂的缺血/再灌注刺激,以提高远隔靶器官对缺血事件的耐受能力。前期研究已经证明RIC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是安全且有效的,RIC也可改善健康受试者的dCA功能,但目前尚不清楚RIC能否改善CSVD患者的dCA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RIC对CSVD患者的dCA功能的影响,以期为CSVD患者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材料和方法:本研究于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纳入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入排标准的影像学上表现为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CSVD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将研究对象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标准内科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住院期间每日2次RIC;对照组在标准内科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住院期间每日2次对照处理。RIC采用5分钟加压缺血/5分钟放松,共4个循环的方式进行,试验组压力200mm Hg,对照组压力为60mm Hg。两组患者均于处理前、出院前最后1次处理结束后各进行1次dCA监测,采用传递函数分析法得出dCA参数:增益、相位和相关函数。于发病后90±7天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0-1分定义为良好预后。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评价RIC治疗对CSVD患者dCA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影像学上表现为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CSVD患者61例,其中试验组29例,平均年龄55.80±6.35岁,男性25例(86.2%),对照组32例,平均年龄57.32±10.83岁,男性25例(78.1%),两组间除了糖尿病、吸烟、饮酒史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基线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现为单侧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CSVD受试患者梗死侧和梗死对侧的基线dCA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RIC治疗对大脑中动脉的脑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无显著性影响(P>0.05)。RIC治疗能改善极低频梗死对侧相位(β=22.735,P=0.049)、低频梗死侧相位(β=21.996,P<0.001)、低频梗死对侧相位(β=26.860,P<0.001),表明RIC能够改善dCA功能。RIC治疗与3个月mRS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1、RIC可以改善CSVD患者的dCA功能。2、表现为单侧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CSVD患者的梗死侧与梗死对侧dCA功能无显著差异。3、RIC对CSVD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脑小血管病;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远隔缺血处理;
摘要:背景与目的: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由于不同病因导致脑内微/小动、静脉和毛细血管病变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其主要影像学特征包括近期皮质下小梗死、腔隙、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微出血和脑萎缩。CSVD患者未来发生卒中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倍,其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前期研究发现,远隔缺血处理(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具有潜在的改善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作用,但是机制尚不明确。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反映了一定时间内血压的波动程度,受到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动脉顺应性和自主神经系统活性的影响;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作为人体基本生理特性之一,是衡量自主神经活动的重要指标。二者均与急性腔隙性梗死、WMH的进展密切相关。已有研究指出,RIC能改善健康成年人的HRV和BPV,而RIC能否改善CSVD患者的BPV和HRV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RIC对CSVD患者BPV、HRV的影响及其机制,以期为CSVD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前瞻性连续收集2021-2022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小血管病患者,记录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并按照患者意愿进行分组,试验组在标准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住院期间每日2次RIC(200mm Hg),对照组在标准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住院期间每日2次RIC(60mm Hg)对照处理,两组患者均于RIC前和住院期间最后1次RIC后各进行1次无创指尖血压监测,并于发病90天完成对患者预后的随访。采用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脉压(pulse pressure,PP)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独立于均值的变异(Variation independent of mean,VIM)、平均真实变异性(Average real variability,ARV)、连续变异(successive variation,SV)评估BPV。采用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SDNNindex、HTI、TINN以及频域指标总功率、极低频(Very low frequency,VLF)、低频(Low frequency,LF)、高频(High frequency,HF)、校正的LF、校正的HF和LF/HF评估HRV。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RIC对两组患者BPV和HRV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RIC对90天良好预后的影响。结果:共计90例受试者完成研究,其中试验组39例(44.3%),对照组51例(56.7%)。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基线时间、既往危险因素、入院NIHSS评分、接受RIC/对照治疗的时间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RIC与DBP-ARV呈负相关(B=-0.181,P=0.014);RIC与DBP-SV呈负相关(B=-0.205,P=0.031)。此外,试验组出院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中位数:1.00,对照组中位数:1.00,P=0.037)。未发现RIC对HRV、90天预后良好以及SBP、PP和MAP的变异性有显著影响。结论:(1)RIC能改善CSVD患者急性期的神经功能症状;(2)RIC能降低CSVD患者的极短程舒张压变异性,但对心率变异性无显著影响;(3)住院期间给予RIC辅助治疗可能通过降低CSVD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使患者获益。 关键词:脑小血管病;远隔缺血处理;血压变异性;心率变异性;自主神经系统;
摘要:目的:1、探究远隔缺血后处理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Th1、Th2、Th17、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的影响。2、探究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各亚群分化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1、根据入组及排除标准,筛选自2021年5月至2021年11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且发病时间距开始post-RIC治疗在3天内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共35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post-RIC组(14例)及常规治疗组(21例)。同期招募与患者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差异且无脑梗死及炎症相关疾病的15名志愿者作为非梗死组。常规治疗组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及对症治疗。post-RIC组在常规治疗组用药基础上,给予post-RIC治疗,即使用缺血预适应仪对患者双上肢进行加压5分钟/再灌注5分钟,每次进行5个循环,每天治疗两次并连续治疗7天。非梗死组仅针对卒中危险因素进行对症处理。post-RIC组在后处理治疗前及治疗3天、7天后的清晨空腹采取外周静脉血,常规治疗组在相同的时间进行采血,采血时间记为0d、3d、7d,并对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7天后进行NIHSS评分,非梗死组仅采集一次空腹外周静脉血。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及Flowjo 10软件测定三次采血时Th1、Th2、Th17及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三次采血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各亚群分化相关转录因子mRNA表达水平,包括T-box转录因子(T-box transcription factors,T-bet)、GATA结合蛋白3(GATA binding protein-3,GATA3)、RAR相关孤儿受体γ(RAR-related orphan receptor、RORγt)、叉头样转录因子p3(forhead transcription p3,Foxp3)。2、分析脑梗死患者治疗前Th1、Th2、Th17及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及Th1/Th2、Th17/Treg比值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行简单线性相关分析;比较常规治疗组与非梗死组患者各亚群占CD4+T细胞比例差异。3、比较常规治疗组与post-RIC组NIHSS评分变化程度(ΔNIHSS评分=治疗前NIHSS评分-治疗后NIHSS评分)差异,以及两组在各次采血时Th1、Th2、Th17、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和Th1/Th2、Th17/Treg比值差异。4、比较常规治疗组与post-RIC组各次采血时各亚群分化相关转录因子(T-bet、GATA3、RORγt、Foxp3)mRNA表达水平差异。结果:1、在脑梗死发病3天内,患者外周血Th2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481,P=0.005),Th1/Th2比值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389,P=0.028),Th1、Th17、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及Th17/Treg比值与NIHSS评分未见明显相关性。2、在三次采血中,常规治疗组患者Th2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始终低于非梗死组(P=0.001,P=0.006,P=0.008),Th1/Th2比值始终高于非梗死组(P=0.008,P=0.03,P=0.049);在第一次采血时,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低于非梗死组(P=0.022),Th17/Treg比值高于非梗死组(P=0.022);Th1、Th17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与非梗死组无明显差异。3、post-RIC组患者ΔNIHSS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P=0.002)。4、post-RIC组患者外周血Th2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比例在3d、7d时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01,P=0.041),Th1/Th2比值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P=0.006)。5、post-RIC组患者PBMC中GATA3 mRNA表达水平在3d、7d时,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32,P=0.035)。结论:1、脑梗死患者发病3天内,外周血Th2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Th1/Th2比值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2、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外周炎症水平向促炎方向倾斜,可见Th2、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降低,Th1/Th2、Th17/Treg比值升高。3、远隔缺血后处理可能通过提高患者外周血Th2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降低Th1/Th2比值来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4、远隔缺血后处理可能通过促进GATA3 mRNA表达来提高外周血Th2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降低Th1/Th2比值。 关键词:脑梗死;CD4+T细胞;远隔缺血后处理;GATA3;
摘要:背景及目的: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受损是影响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我们团队前期的研究显示远隔缺血处理(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能发挥对脑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进而有潜在的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CA的作用。本研究是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深入探究RIC对AIS静脉溶栓患者CA的改善作用。方法:本研究纳入自2018年9月至2021年11月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接受阿替普酶(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的AIS患者。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于静脉溶栓后6小时及18-24小时两个时间点分别接受200mm Hg压力的RIC治疗,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接受压力为60mm Hg的RIC治疗。两组患者均于发病第1-2天,7-10天进行CA监测并记录相关数据,经传递函数分析得到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相关指数,包括相位(Phase)、增益(Gain)及相干函数(Coherence)。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3例AIS静脉溶栓患者(实验组36例,对照组37例),整个研究过程中未发生相关不良事件。结果发现,(1)在对CA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发病第1-2天,实验组健侧、患侧Phase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侧:实验组:43.19±19.64°,对照组:33.51±18.73°,P=0.035;患侧:实验组:40.41±17.74°,对照组:30.05±16.53°,P=0.012);发病第7-10天,实验组健侧、患侧Phase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健侧:实验组:42.02±18.26°,对照组:32.83±18.34°,P=0.035;患侧:实验组:42.98±20.02°,对照组:33.58±16.76°,P=0.033)。进一步比较CA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我们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健侧、患侧Phase在1-2天和7-10天两个时间点,未见显著性变化。(2)在对血压、心率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实验组7-10天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131.72±17.61mm Hg,对照组:140.43±18.81 mm Hg,P=0.045)。(3)在对脑血流速度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实验组1-2天健侧的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舒张期流速(实验组:50.00(40.25-65.00)cm/s,对照组:44.00(33.50-51.50)cm/s,P=0.016)及平均流速(实验组:68.33(52.67-83.58)cm/s,对照组:57.00(51.00-69.00)cm/s,P=0.04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7-10天的健侧MCA收缩期流速(实验组:108.50(83.25-128.50)cm/s,对照组:90.00(74.50-109.50)cm/s,P=0.031)、健侧MCA舒张期流速(实验组:48.00(39.50-58.75)cm/s,对照组:40.00(35.50-49.50)cm/s,P=0.025)、健侧MCA平均流速(实验组:69.83(55.50-80.25)cm/s,对照组:57.33(48.17-69.83)cm/s,P=0.03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IC对AIS静脉溶栓患者是安全的,且静脉溶栓后24小时内给予两次RIC能够显著改善AIS静脉溶栓患者急性期的CA,该改善作用可持续至少7-10天。此外,RIC可能对AIS静脉溶栓患者具有潜在的降压及改善脑血流量的作用,但仍需大量临床数据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远隔缺血处理;静脉溶栓;脑血流自动调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摘要:目的:以急性期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索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相关性以及远隔缺血后处理(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IPostC)是否通过调控中性粒细胞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于2021年5月-2021年11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且发病72h内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38例,按其意愿划分为常规治疗组24例和RIPostC组14例;另同期招募性别、年龄、危险因素相匹配的非急性期脑梗死成年志愿者1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RIPostC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缺血适应仪治疗,每次治疗过程包括5个循环,每个循环包括缺血5min和再灌注5min,早晚各一次,连续1周。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并评估患者入院时和治疗7d后的NIHSS评分以及入院时和出院 3 个月后的改良 Rankin 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RIPostC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在相同时间点采样,即处理前、处理后3d和7d的清晨空腹外周血标本,而对照组仅在招募当天采血,采集的血样在2小时内送往实验室处理,使用流式细胞术测定、Flowjo10软件分析各时间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占白细胞百分比)以及促炎型中性粒细胞比例(占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结果:1.在本研究收集的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筛选出11例在发病1d内即完成入院第一次采血的患者,其入院时NIHSS评分与其外周血促炎型中性粒细胞比例成正相关(r=0.618,p<0.05)。2.相比于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促炎型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p<0.05)。相比于常规治疗组,RIPostC组患者外周血促炎型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且在第7d时差异最为显著(p<0.05);但中性粒细胞比例无统计学差异。3.NIHSS评分和mRS评分:治疗前后,RIPostC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4.急性脑梗死后1-3d内启动RIPostC治疗,其开始进行治疗的时间与病情改善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即在发病3天内进行RIPostC均有同等治疗效果。结论:1.急性脑梗死后,患者外周血促炎型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且病情越重,促炎型中性粒细胞比例越高,促炎型中性粒细胞可能具有损伤作用。2.RIPostC联合常规治疗更能改善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预后水平,且在发病3天内启动RIPostC有相同疗效。3.RIPostC可降低外周血促炎型中性粒细胞比例,RIPostC的部分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促炎型中性粒细胞的比例来实现的。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中性粒细胞;促炎型中性粒细胞;远隔缺血后处理;
摘要:目的:(1)探讨脑缺血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炎症相关因子、NF-κB通路的表达变化(2)探究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NF-κB通路、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1)根据入组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2021年5月~2021年11月期间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2小时内发病的确诊为急性期脑梗死的患者及招募的年龄、性别相匹配无急性期脑梗死及其他炎症疾病的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远隔缺血后处理(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IPost C)组、常规治疗组及对照组。将招募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按照研究对象的意愿,分为常规治疗组和RIPost C组。RIPost C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双上肢缺血后处理治疗,即双侧上肢完全缺血5分钟/再灌注5分钟为1个循环,每次5个循环,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连续治疗7天。而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的常规药物治疗。记录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并在治疗前、治疗7天后对入组患者进行NHISS评分,在治疗前、出院3个月后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2)分别收集RIPost C组和常规治疗组患者接受治疗前、接受治疗3天后、接受治疗7天后(分别记为0d、3d、7d)3个时间点的空腹全血,对照组仅当日采集空腹全血。提取中性粒细胞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的方法相对定量分析中性粒细胞中IL-1β、IL-2、IL-4、IL-6、IL-8、IL-10、IL-12、IL-17α、IFN-γ、TGF-β1、TNF-α、NF-κB信号通路的m RNA表达变化,分析不同分组和发病时间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1)RIPost C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m RS评分的改变程度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更加显著(P<0.05)。(2)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IL-1β、IL-4、IL-6、IL-8、IL-10、IL-17α、TNF-αm RNA表达升高,而TGF-β1明显降低(P<0.05),IL-2、IL12α、IFN-γ无明显表达变化(P>0.05);相比于常规治疗组,RIPost C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IL-6、TGFβ1m RNA表达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增加(P<0.05),IL-1β表达降低(P<0.05),余因子表达水平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3)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IL-1β、IL-6、TGF-β1 m RNA表达水平随发病时间变化,IL-1β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IL-6呈升高趋势,TGF-β1呈下降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因子变化趋势无统计学差异(P>0.05)。(4)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NF-κB通路基因TAK1、IκB m RNA表达增加(P<0.05),IKKβ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在常规治疗组中,IκB、IKKβ、TAK1变化趋势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比于常规治疗组,RIPost C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NF-κB通路基因TAK1 m RNA较对照组表达降低(P<0.05),IKKβ、IκB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RIPost C比常规治疗更能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2)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中IL-1β、IL-4、IL-6、IL-8、IL-10、IL-17α、TNF-α表达水平升高,TGF-β1表达降低,NF-κB通路激活。(3)远隔缺血后处理可能通过在脑梗死急性期抑制外周中性粒细胞中IL-1β水平,促进IL-6、TGF-β1表达,抑制NF-κB通路的激活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关键词:远隔缺血后处理;急性脑梗死;炎性因子;NF-κB信号通路;
摘要:目的 探究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联合阿替普酶对脑梗死患者微小miR-199a(miR-199a)、miR-137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梗死患者158例,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阿替普酶组和适应联合组各79例。阿替普酶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适应联合组采用远隔缺血后适应联合阿替普酶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IB);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99a、miR-137表达量;评价两组的不良反应、临床疗效。结果 与阿替普酶组相比,适应联合组NSE、Hcy、hsCRP、FIB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阿替普酶组相比,适应联合组NGF、BDNF、miR-199a、miR-137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阿替普酶组相比,适应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远隔缺血后适应治疗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可显著治愈并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改善miR-199a、miR-137的水平,促进脑梗死患者身体恢复,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远隔缺血后适应;阿替普酶;脑梗死;微小miR-199a;微小miR-137;
关键词:缺血适应;缺血性卒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关键词:脑卒中;缺血适应;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联合远端缺血适应训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神经内科和急诊科收治的5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病人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联合远端缺血适应训练。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量表、Barthel指数(BI)、健康调查简表(SF-36)调查病人干预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病人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F-36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联合远端缺血适应训练,可有效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远端缺血适应训练;神经功能;自理能力;生活质量;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0954号